您的位置:首页 > 天气资讯

主要的世界环境问题有哪些 世界环境问题现状

更新时间: 2024-05-16 18:56:46

导语:主要的世界环境问题有哪些?在当今世界,我们面临着诸多主要的世界环境问题,这不仅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质量,更深远地威胁着地球的未来,从气候变化到生物多样性丧失,从水资源短缺到塑料污染,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下面就去看看世界环境问题现状吧!

主要的世界环境问题有哪些

世界环境问题是人——地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负向表现,按其表现方式和成因机制可划分为三类。一是由全球各个圈层,特别是大气圈、水圈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影响整个地球表层的环境问题。如IGBP所强调的“全球变化”,这类环境问题不仅影响面广,而且在时间上几乎同步,成因上互为因果。二是各个区域普遍存在的环境问题,如土地退化、森林滥伐等,它们的累积效应足以影响全球环境。三是由个别地区个别事件产生的环境问题,其影响经多级反馈作用逐级放大,最终影响整个世界。

如厄尔尼诺现象、火山爆发和特大地震等。当今世界环境问题,主要集中在前两类,下面择其主要方面加以论述。

1.温室效应及其影响

学术界早已明白大气中的某些气体能有效地吸收太阳能,促能地球表层气温升高,并称之为“温室效应”,当时认为这些都是自然现象。但是目前这些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甲烷和氯氟化碳)正以地球表层超常的速度排放。人们普遍认为,地球表层已不能抵消其影响,温室效应超过了使大气变冷的自然过程。温室气体使气温升高的速度目前并不太清楚,一般的估计是,近百年来,全球平均地面气温已经升高了0.3—0.6℃。但各个时段、各个地区上升值不一样。

如按IPCC报告,北半球陆地平均气温上升值1917年至1938年超过0.9℃,此后至1974年下降了0.6℃。80年代以来,全球平均地面气温持续升高,1988年、1990年、1991年为近百年来全球平均气温最暖的3年。倘若人们对温室气体排放不加节制,未来全球平均地面气温将可能以每10年0.3℃的速度增温,到下一世纪,当温室气体含量比工业化开始时增加一倍的时候,全球平均气温将比现在升高1.5~4.5℃,这就超过了一万年来地球平均气温的正常变化幅度。

理论上认为,空气中二氧化碳的积累对人体健康并没有直接影响,但由此产生的温室效应促使气温上升过快,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环境响应则可能超过人类所能接受的范围,造成许多难以预料的后果。因此,加强对气候变暖所产生的全球或区域环境响应的研究成为关键。全球变暖对降水的影响极其复杂,已有的各种数值模拟或其它方法所给出的结果差异很大甚至相反。对降水影响的估计不同必然导致将来水资源状况的认识。较权威的三维大气环流模式(GCMs)的结论反映出二氧化碳增高将使中纬度降水减少,导致中纬度土壤湿度降低20%,出于夏季高温时间长而趋于干旱。

低纬地区则降水增加。这是一个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成果,因为中纬度地区包括北美中西部、我国内蒙古、华北、东北一部分、中亚等地,目前的旱化趋势已经相当明显,倘若将来的降水进一步减少的话,无疑是雪上加霜。但是布迪科、黄秉维等人认为,全球气候变暖将使中纬内陆地区降水增加,而形成“温室天堂”。由于气温上升,一些地区容易出现极端性的天气现象,干旱洪涝、季节性风暴等灾害将有所增加,森林火灾及病虫害更频繁发生,如1990年1月,澳大利亚西南部遭到气温高达43℃的热浪袭击,引起大面积的丛林火灾。

全球气温变暖对海平面的影响最引人注目。其主要机制是海水表层(0—100m)受热膨胀、大陆高山冰川融化退缩、格陵兰和南极冰盖的扩张与消融比例关系的变化以及南极洲西部冰盖的解体。Titus根据全球各地区验潮站资料分析,本世纪以来全球平均海平面大约上升了10—15厘米,上升速率为0.10~0.15厘米/年。我国从50年代到80年代的资料表明,我国近海平均海平面亦处于上升之中。

根据过去近百年海面上升值与地表气温上升值推算二者之间的比例关系为25厘米/度,从而可以粗略估计未来全球变暖可能引起的海面上升幅度。美国环保局1983年曾根据影响未来海平面变化各种因素的最不保守和最保守估计,提出了21世纪海平面的高、中、低预测方案,同时又根据未来冰川冰盖对海平面上升贡献的低值估计,进一步确定中值偏高和偏低两个方案。他们认为未来海平面变化最有可能落在中值偏高和偏低方案之间,这一预测具有较大的权威性。

世界环境

由于全球近海低地平原是世界经济的精华所在,海面上升引起海水入侵,必将给这些地区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如根据美国学者的估计,为了对付海面上升90厘米,美国沿海城市所需的费用将达730~1110亿美元。中国学者认为如果下世纪中叶海平面上升240厘米,中国珠江三角洲就将被淹没1500平方公里的土地,再加上洪、潮灾和台风,其影响范围将会更大;海平面上升50厘米以上,荷兰低地的自然排水就极其困难。海平面上升100厘米,20%的孟加拉国土将没入海中。上升200厘米,中国的上海、尼日利亚的拉克斯和意大利的威尼斯都将被淹没。

这些都是不容忽视的严重问题。对全球变暖所造成的结果也有乐观的估计,如二氧化碳增加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自然带的北移,可使一些作物的分布区扩大等。美国一具有世界水平的专家委员会还认为,全球变暖带来的好处将远远超过它所产生的副作用。与温室气体增加同样引人注目的是平流层中臭氧含量的的减产,导致极地臭氧“黑洞”的出现。经过多年监测,黑洞有扩大的趋势。全世界每年约有10万人死于皮肤癌,其中多数与紫外线有关,平流层中臭氧层每消耗1%,估计皮肤癌就会增加2%。

2.森林滥伐

森林滥伐是世界各地都存在的普遍现象,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难以根本改善。历史上地球的森林总面积达76亿公顷,19世纪减少到55亿公顷,1980年则减少到43.2亿公顷。目前全世界每年损失森林面积1800至2000万公顷,如果这种毁灭性的砍伐不加制止,不到2000年,全世界的森林将丧失殆尽。森林滥伐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表现得特别明显,所造成的影响也特别严重。

全世界热带雨林的40%已经被毁,热带雨林是世界上动植物种类最丰富、组成结构最复杂的生态系统,它的破坏对全球环境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非洲萨哈拉地区是全球著名的干旱带,生态结构十分脆弱,而当地的毁林与造林之比为29∶1.作为生态系统主体的森林被破坏,使整个萨哈拉地区的生态环境加速恶化。包括阿拉斯加以南的北美最大的温带针叶林,正在迅速消失,其速度甚至比南美的热带雨林消失得还要快,严重地威胁着当地的一些特有的鸟类、两栖类和珍花异草的生存。

森林破坏不仅造成巨大的直接损失,而且还能产生严重的环境恶果。它首先可使自然灾害在更大的范围内更加频繁地发生。在大江大河的中上游地区,森林被砍伐,使陡峭坡地上没有保护的表土加速侵蚀,水库淤塞,昂贵的水力发电站工程的使用年限大大缩短,如中国的三门峡水电站。同时引起下游地区的洪水泛滥。近几年来,孟加拉国、印度、苏丹、泰国以及中国相继发生严重的水灾,给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及经济建设造成严重的损失。森林锐减也能引起干旱或导致干旱加剧。

干旱化目前严重限制着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它造成粮食减产,威胁着千百万人民的生命。非洲大陆的森林目前已减少一半,使长达十几年的持续干旱更加严重。干旱使20多个国家出现饥荒,夺去了上百万人的生命,成千上万的人背井离乡,1.5亿人的日常生命受到威胁。森林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重要吸收者,森林的减少无疑会减少二氧化碳的吸收,促使温室效应更加明显,全球变暖加快。据研究,整个80年代的10年里,因森林减少使大气中增加的碳达16亿多吨。

森林锐减还能加剧全球业已十分严重的水土流失,使地表土壤失去保护,更容易受到外力的侵蚀,造成越来越严重的土地退化。森林锐减严重威胁着地球生物的多样性。虽然今天热带雨林只覆盖了全球面积的7%,但一半的热带雨林品种栖生于此。从现在热带森林消失的速度来看,将有百万个品种——即地球上所有品种的20%,到2000年时消失,其中有许多尚未被人类识别认识的,这将意味着人类可能失去无法计算的种质资源价值。

3.土地退化

土地退化就是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造成的土地质量的下降。土地退化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它包括水土流失、土壤沙化、土壤盐碱化和土壤肥力贫瘠化等。森林砍伐和脆弱土壤(结构太差或坡度太陡)的不合适的耕作,会导致表土层的灾难性侵蚀。世界上大部分主要农业区都存在着严重的土壤侵蚀。耕地土壤损失幅度一般为10~1000吨/公顷·年,超过土壤生成速率的10倍(0.3~2吨/公顷·年)据统计,世界各地每年约有250多亿吨的耕地土壤被侵蚀而流失,而且这个速度还在加快。

全世界每年平均有7500万亩的耕地,由于退化而不能再生产粮食,按此速度估计,今后20年内将有1/3的可耕地丧失殆尽。如果人们不采取长期的保护措施,则耕地流失将导致117个发展中国家的粮食产量平均减少19%,中美洲、非洲、东南亚和西南亚地区的雨育作物种植面积将减少18%。在很多地区,雨水不足和不合理的灌溉,已使土壤产生不可逆转的盐碱化。如在巴基斯坦,低劣的灌溉技术已造成近300万公顷土地的损失。印度、伊拉克、前苏联中亚的一些共和国、马里、北非地区、美国西部和中国内陆与华北平原也出现了这种情况。

此外,目前全世界沙漠面积达40多亿公顷,100多个国家受其影响,仅在亚洲由于荒漠化而受害的人口,1977年为5700万,1985年就增加到1.5亿。全世界直接受荒漠化之害的人口达2.5亿,如不有效地加以制止,到2000年世界人均耕地面积将由1980年的0.31公顷减为0.15亿公顷,这将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

植物

4.生物多样性的损失

生物多样性就是地球上存在的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它们每个个体所拥用的基因以及由此形成的错综复杂的生态系统。通常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三层含义。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为人类服务,包括保持空气的新鲜、减缓气候的极端状况,消纳废弃物、循环农业所需的养分、控制疾病的流行等。各种生物都在生态系统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难以找到它们的代替物。

从某种意义上说,拯救生物多样性就是拯救人类自己。在世界范围内,野生生物的多样性在不断地遭到破坏,许多种的种群也在减少,生境损失是主要原因。差不多所有植物净生产力的40%归人类所用,其结果就导致生态系统的结构简化,功能减退。当荒地遭到破坏而用于农业、工业和生活住宅的时候,能够支持许多植物和动物的复杂生态系统常常转化成只能维持少数野生生物的简单生态系统,而这样的生态系统是极其脆弱和不稳定的。随着土地被人类拓居和开发,世界上大部分地区的野生生物已经减少。

估计地球上有500~1000万个动、植物种,其中大约160万个种是已知的(即指经过科学鉴定,已被分类命名的物种)。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恶化,到本世纪末可能有20%的物种行将灭绝,如果按目前的破坏速度继续下去,那么在50年的时间里,一半以上的物种将要消失,这将是一个不可估量的损失。如中国采用生物技术育种,已经取得每年增产粮食100多亿公斤的效果;墨西哥采取同类技术,育成高产小麦新品种,变粮食进口为出口……,现代社会,一个物种产生巨大社会经济效益的事实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人类在所接受的大自然的惩罚中对生物多样性的重要逐步有了认识。1992年5月22日,来自90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名代表经过12天激烈辩论,在内罗毕终于通过了生物多样性公约,这项条约和早些时候在纽约通过的气候变化公约一起提交给定6月初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讨论。

5.酸雨

酸雨是和大气沉降物相联系的复杂现象的通俗称法。事实上酸性物质不仅附在雨、雪、雾、露之中而降落,它们也可以干粒子或气体的形式降落,因而科学的名称叫“酸沉降。”酸化过程是燃烧中散发出来的烟尘造成的,烟尘除含有大量的未燃尽的碳和硅外,还有许多钙、镁、钒、铁等金属离子,这些金属离子是一种催化剂,可使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反应生成气态酸、颗粒酸和含水酸,并以湿沉降(雨、雹和雪)和干沉降的方式脱离大气层。

酸雨早在19世纪中叶就在英国发生过,50年代后期,酸雨在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被觉察,后在德国、法国和斯堪的那维亚南部也相继出现,因而联合国于1972年第一届人类环境会议首次将酸雨作为国际性问题提出。酸雨造成的危害范围有扩大的趋势,最早酸雨在北欧国家危害较大,后由北欧扩张到中欧、东欧,现在扩大到发展中国家如印度、东南亚国家、巴西和中国。北欧国家受酸雨危害尤其严重,挪威南部5000个湖泊中有1750个已经鱼虾绝迹,另外有900个也受到严重污染,瑞典9万个湖泊,其中2万个已遭到某种程度酸雨的危害,其中4000个完全无鱼。

德国被谴责为酸雨的发生源,同时也是酸雨的受害者。由于酸雨的危害,1984年原西德受害的森林占全国森林面积的34%,横贯巴伐利亚州山区12000公顷森林中的1/4因受酸雨之害而坏死。据称,瑞士全国1/4的树已死亡或注定死亡,另外还有14%的树奄奄一息。东欧的酸雨危害也日趋严重,如厄尔士山脉的原始森林曾十分壮丽,素有东欧阿尔卑斯山之称,是旅游胜地。但是今日之林木大面积地枯死,枝凋叶落,景象十分凄惨。发展中国家酸雨发展的趋势也与日俱增。很多人口众多的第三世界国家(如中国、印度、巴西等)的工业化计划的实施都依赖的是大大增加燃煤量,走现在工业发达国家在本世纪初所走过的路,这必将加重酸雨危害的程度。

世界环境问题现状

当前世界环境问题现状主要包括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破坏问题,这些问题在地球上普遍存在,如气候变化、臭氧层的破坏、水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锐减等,这些环境问题的影响和危害具有跨国、跨地区的结果,例如酸雨、海洋污染、有毒化学品和危险废物越境转移等。

具体到某些地区和国家,如中国,面临的环境问题包括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砍伐、草地退化、生物多样性受损等,此外,新污染物的环境风险也是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这些新污染物主要来源于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如滴滴涕等,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长期危害。

在环境保护的法治和管理方面,一些国家还存在不足,如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压力较大、依法治污不到位、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此外,历史上的环境保护运动,如美国的“地球日”活动,展示了公众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和压力,也是推动环境保护政策制定的重要力量。

主要的世界环境问题有哪些 世界环境问题现状 相关文章

如有意见、反馈、侵权或投诉等情况,请联系:

电话:
邮箱:

我们将会在48小时内给与处理!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9-2020 tianqibiao.com

滇ICP备2022007697号-110